第二,材料运用理论论证手法论证其理论点,而对于论证途径的理论性材料可进行略读。如:
例8、2009年山东 总结“玉湖水利事件”的教训,丽江市委书记和自兴说,近年来,基层组织弱化、社会权威结构失衡,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体制性根源,尤其是在个别农村,基层组织对群众的号召力、凝聚力和说服教育作用大减。群体利益一旦受损或遭受侵害,单个的社会成员会意识到集体行动的重要,就会有组织地集体上访,群体事件难以避免。
第三,若同一自然段出现数个有效信息,除同一主体外,可运用因果链去分析理论信息点之间的关联性,如:
例9、2009年广东 H市地铁1号线的建设,一开始就提倡在商业开发上吸收香港地铁物业的理念,推行“地铁+物业”模式。这样的模式一提出,房地产商欢欣鼓舞。由于僧多粥少,商业竞争在地铁路线的抉择中就变得越来越激烈。有专家认为,地铁线路应该越直越好,尽量取直,最安全、快捷的路线才是合理的路线。但出于对地铁经济的憧憬,H市地铁一开始,就被各方的商业利益所影响。H市地铁线路在商业利益的博弈中不断被修改。
例10、2009年山东 玉湖村曾经很穷,但旅游资源富集。从2002年起,村里兴起了牵马旅游,获利丰厚,但无序的竞争日趋激烈。2004年村里以“党支部+合作社”的形式探索建立旅游合作社,规范了牵马旅游,村民可从中分红,村集体也有了积累。玉湖村党支部书记赵世军介绍。从2003年到 2007年、玉湖村人均收入从927元猛增到2500元,旅游合作社红火了,利益纷争和矛盾随之而来。合作社重视的规范经营和长远发展,村民看重的是眼前利益。
例9材料中一个段落中出现多个理论点,很多考生在作答时分析环节较为薄弱而直接摘抄,导致答题字数过多,更严重的是导致其他有效信息点的遗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使用因果分析法对材料进行抽象分析,分析出同一段落中多个理论信息点之间的关联性。例9表达的是由于各方商业利益主体追逐地铁经济,而影响地铁建设模式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最根源的原因仍然是各方商业利益主体的介入。例10表达的是由于经济发展了,村民们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以致带来利益纷争,所以最核心的原因在于片面发展观念。当然,也并不尽然都是因果关系链才存在于同一材料中,见下一材料:
例11、2009年广东 在H市地铁1号线地陷事故中受伤的村民傅某说:“一个礼拜前,这条路就有很多裂缝,宽两三厘米,这些裂缝延伸到100米开外,从机动车道到人行道,无一例外。”多位钢筋班的民工证实,到工地工作不久,施工方就发现路面下沉,怀疑是渗水所致,并多次采取浇灌混凝土、架钢筋等措施来补救。 后来还把部分沥青路面敲了,改成了2厘米厚的混凝土。11月16日晚,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赵铁锤赶到施救现场察看情况,询问地铁施工相关负责人是否在事故发生之前发现过事故隐患,该负责人表示确实存在隐患。赵铁锤随即追问,为什么不事先采取措施解除隐患?该负责人表示,已经向上级部门汇报过,需要等待上级批示。他反复辩解说,要按照程序,等待相关单位研究后,再进一步采取措施。在场的几位领导当即表示,出现这么重大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补救,根本不应等待审批。
这就是第四点变化,即因果链出现断裂,有效信息需并列使用。题中理论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事先采取措施接触隐患,二是行政审批。按照因果链分析后,貌似是存在因果关系而会变成这种表述,“由于等待上级批示,所以未事先及时采取措施接触隐患”,这显然是不合理的,通过最后一句话的表述也可以看出因果链是错误的,因此这段材料中两个理论点应该都要留下,而非只留下后者。
综上所述,在阅读理解这一环节,理论性段落、语句、词汇是重中之重,同时也要区分开其几个变形的材料特征,而其他类型的材料,究其特质而决定,以此,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有效拆分开申论信息的排布,迅速找到有效信息,以便于后分析和答题。最后作一小结:
理论段落、句子、甚至是部分词汇是有效信息的集中点;事例、案例、数据、图表等把握其功能以便寻找有效信息。
1、论证材料已明示的直接直白的观点,如例1;
2、通过叙述需要抽象把握其内在含义,如例2;
3、借助于材料提炼出材料的相关要素,如例2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在材料中为原因要素,即可由此推出“调结构”的对策要素出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