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偏题怪题并不能反映出个人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建议国家有针对性地进行招考
今年的国考终于结束了。一些怪异的考题却成了网友们的最大谈资。
河南财经学院教授史璞认为偏题怪题并不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建议国家应该像很多私营企业一样,有针对性地进行招考。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设置什么样的岗位,以防出现更多啥都会、啥都不会的“万金油”型“人才”。
【“国考”后传】
最高、最低、最大湖撂倒考生一片
今年的国考,考生们普遍反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难度较大,甚至有媒体称是近年来出题难度最大的一次。总体题量140道题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考题做起来却更费工夫。
“那些数字填空和图形题,都让我快晕了!”已参加过一次国考的王先生说,因为时间紧迫、题目难做,不少人考试结束了题还没有答完。也有人看到难的就绕过去,随便蒙个答案凑数。
常识判断部分,其知识覆盖面之广更为近5年来之最。其中,引发大家讨论最多的,要属湖泊问题和武器问题。
湖泊一题是这样说的:关于我国的湖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拔最低的湖在四川
B。海拔最高的湖在新疆
C。最大的淡水湖在江西
D。最大的咸水湖在西藏
武器一题的题目为:下列关于武器装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核潜艇装备的主要是核武器
B。“歼十”战斗机是国产飞机
C。弩是中国最早发明的
D.AK-47是前苏联研制的一种自动步枪
女大学生王欣说,看到这两道题当时我就蒙了。“一个是地理问题,一个关于武器,我全不熟悉啊,什么AK-47,我连听都没听过。真不知道,这跟公务员的素质有何联系?考得仅仅是知识而已。”“还放到常识类里头,估计这样的常识10个人8个都不知道。”
常识判断类怪题不止一两个
翻看今年的国考题目,记者发现,怪的还真不是一两个。商报特别遴选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大家一块来看看。
常识题:
124.一艘油轮自科威特港驶往大连,其最短航线为:( )
A。波斯湾→红海→马六甲海峡→南海→黄海→东海
B。波斯湾→阿拉伯海→马六甲海峡→南海→东海→黄海
C。红海→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南海→东海→黄海
D。红海→孟加拉湾→马六甲海峡→南海→黄海→东海
127.下列关于现代科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超导体是指其超导临界温度在摄氏零度以上
B。纳米材料是指结构单元的尺度达到纳米级而原有性能保持不变的材料
C。杂交水稻是通过基因重组改变水稻的基因来提高产量的
D。转基因食品是指转移动植物的基因并加以改变,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
135.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空调工作的时候有水流出而冰箱没有,由此可判断常见的家用空调和电冰箱的制冷原理不同
B。鸡蛋带壳在微波炉中加热比较好,这样受热更快更均匀
C。液晶电视机与等离子电视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D。使用无磷洗衣粉是因为磷易造成环境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质
【历年真题】
2008年考题:
99.我国对法律溯及力问题,实行的原则是:(D)
A。法在任何情况下均溯及既往
B。法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溯及既往
C。法在一般情况下均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D。法在一般情况下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2006年考题:
101.熊在地球上分布极为广泛,但是南极是没有熊的。其原因是( C )。
A. 在熊这个物种出现之前,南极洲就与其他大陆板块脱离
B. 南极洲的气候条件极为恶劣,熊不能适应,无法生存
C. 南极洲生物构成不能为熊提供足够的食物,因而熊无法生存
D. 南极洲曾发生过重大的地质变化,造成南极洲熊的灭绝
2004年考题:
44. 父亲把所有财物平均分成若干份后全部分给儿子们,其规则是长子拿一份财物和剩下的十分之一,次子拿两份财物和剩下的十分之一,三儿子拿三份财物和剩下的十分之一,以此类推,结果所有儿子拿到的财物都一样多,请问父亲一共有几个儿子? (C)
A. 6 B. 8 C. 9 D. 10
■ 网友发言
国考考题像IQ测试 思考题却不给思考时间
因考题太偏,不少考生也在网上议论纷纷。
黑龙江一网友说,题真的很变态,都是必须思考的题却不给思考的时间!还不如直接猜。真不知道考试的意图是什么?
广东的一位网友表示,干吗不考业务素质?比如招个网络管理员就考网络知识,招个文员或者其他就考文秘知识,非得弄一大堆IQ题,脑筋急转弯题?
强国论坛网友井月之心人说,考公务员的热潮,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但是,一些报考公务员的大学生,看重的仅是公务员的“硬身份”、“铁饭碗”,却对公务员的职业性质、职业精神缺乏了解,在准备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也是死记硬背多、融会理解少。而公务员考试,也是把考试当“门槛”,没有看到其是让未来的公务员认识职业性质、培养职业精神的“阶梯”。
■ 教授观点
“淡水湖”之类题目有何意义?
建议国家根据岗位设置招考人才
河南财经学院教授史璞说,考试一结束,就听到不少学生抱怨题没做完。“像‘淡水湖’这类考题,究竟有什么意义?它能测出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吗?如果是搞地理或者水利的,以后还能用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是没用的!”
史璞说,不少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看上的仅仅就是“金饭碗”。认为公务员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灰色收入多,也不见得就是那么回事。“这么多人报考公务员,非常不正常。咱们招考标准到底是什么,我到现在也没搞明白!”
“是否需要根据不同的岗位设置来招考?笔试、面试的比例又分别占多大?为什么有些人笔试成绩很好,面试却被刷掉了。这个面试的弹性有多大,应该怎么掌控……这里面的问题太多了。”
史璞认为,通过现行考试体制招考公务员,极有可能出现很多“万金油”式的“人才”。看起来啥都行,其实啥都不行。还是建议国家要像很多私营企业一样,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设置什么样的岗位,然后有针对性地招考。
■ 八方点评
国考之热体现出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建议设立公务员退出机制
10月24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报道了今年公务员报名中的冷热不均现象。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随即发表评论指出,目前的公务员报考热中充满了浅层次的实用主义择业倾向,凸显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多项改革仍急需进一步深入推进。
中新网的评论则认为,国考“高烧不退”的一大动因是公务员职业成为名符其实、令人称羡的“金饭碗”,而“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更是这一职业高稳定性与低风险性的一大特征。如果公务员的退出也像考进这样热闹起来,那么,可能将逐步改变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国考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