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丨“量子速读”?向教育焦虑说不!
4.个别家长科学素养欠缺,不具备最基本的辨别能力。众多家长挥之不去的教育焦虑,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攀比争胜心理,“宁可信其有”或“宁滥勿缺”的心理抚慰。
5.孩子面对家长和长辈的焦虑与督促,在骗局中没有说“不”的权利,更不敢说自己什么也没学到。
(二)“量子波动速读”等“超能力”培训乱象应带来的几点启示:
1.教育行政、市场监管部门对那些伪培训、伪教育加强监管。监管部门要认识到治理校外培训乱象没有完成时,一定不能任由这些违背基本常识、违背基本教育规律的骗局肆意横行。
2.家长不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走火入魔”,不要总想走捷径,保持基本的教育理性至关重要——别总想把孩子培养成“神童”。
3.读书学习原本就是一门老老实实的学问,只有踏踏实实地遵循规律、刻苦努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才有望学有所成。
参考文章
“量子速读”是个局,父母放下焦虑免掉坑
在一段热传的网络视频中,一群孩子坐在大房间中埋头快速翻书。这不是练习魔法,也不是搞笑演出,而是他们用“量子波动速读”方法学习。据央广网报道,近日,某教育机构组织6-10岁儿童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大赛及日常学习的视频,引发社会热议。该机构宣称,利用高感知力量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孩子能够在不到5分钟内阅读10万字;甚至眼睛被蒙起来,孩子也能阅读。培训费用少则一两万多则五六万。
在骗子能够屡屡得逞的背后,与其说是高超的营销艺术,不如说是家长的教育焦虑与攀比心理。如果快速翻书就能帮孩子汲取知识,那枕着书本入睡或者把电脑芯片煮汤喝岂不更便捷?相较于以往江湖术士“意念移物”“耳朵听字”的低级玩法,“量子波动阅读”不过是换个前沿科技概念的马甲,却在北京、杭州、广州、济南等城市大行其道。为孩子赢在起跑线,父母无所不用其极,如为没出生孩子做人生规划,为咿呀学语孩子报名各种学习班,为刚进大学的学生张罗相亲……而在不让孩子落后别人家孩子的心理驱动下,家长的冷静与理性被冲动与感性所取代,明知骗局也可能义无反顾,一茬又一茬家长就这样往骗局坑里跳,落入他人营销圈套,也不难理解。
任何不顾自家孩子实际的外挂嫁接无异于揠苗助长,既形成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障碍性效应,也将摧残孩子的天性与兴趣。“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是家长关爱孩子的生动写照。由于父母多为育儿焦虑与功利心理驱使,往往会将个人未了壮志寄托在孩子身上,家庭教育又回到上几代人走过的老路。即使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是鼓励与鞭策孩子奋发向上,但如果将孩子放错位置,既会埋没孩子才华,也会让其在精神压力的煎熬与摧残中对生活失去“远方与诗意”的憧憬。相较于成才,孩子的成长才最重要。孩子只有在人生成长中找到正确的自我位置,方能在未来的万类霜天中竞自由。也要看到的是,在很多时候,面对家长的安排与督促,孩子敢怒不敢言,即使明知是皇帝新装的新变种,也往往迫于家长说教或者大棒压力,而不得不穿梭于欺骗的路上。事实上,在各种“为你好”的背后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舐犊情深,但如何为孩子提供撑起其梦想的美好才华外挂,也要家长与长辈明白自家孩子眼下的跬步与苟且。
孩子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帆舟,才能在追求美好人生中直挂云帆济沧海。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让孩子重走自己的老路,让孩子寻找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也不能将自己的不成功强加给孩子,让他们来走我们未了的道路。而对于功利与焦虑的家长与长辈而言,要用自我身躯为孩子阻挡焦虑情绪洪水,让孩子在自我领地内驰骋与追求自我美好人生。须知道,提高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除了夜以继日的努力,没有捷径。不是骗子们太狡猾,也不是家长们太傻太天真,而是我们坐等天上掉大饼,为骗子兴风作浪提供了机会。
面对培训机构、稚嫩孩童、家长焦虑等因素聚合的化学反应,形成了越来越多的皇帝新衣式骗局。家长与长辈,不妨先放下焦虑,让骗子没有市场。
(来源: 钱江晚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