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部门预算专题审议会上,根据水务局提交的部门预算材料,在该局人员支出项目中,显示人员编制在700多人的水务局,一年花费在人员支出上的费用,就高达1.3个亿,平均每个人每年费用达到了近20万元,而这仅仅是用于其工资等待遇上的费用,也就是说,水务局的每个公务员,平均年薪都达到了近20万元。(6月2日 《南方都市报》)
有代表注意到,在这一项安排上,水务局比去年的支出增加了近3000万元,多位代表提出,为什么增加这么多钱,是做什么用了?面对“水务局公务员平均年薪近20万”的疑问,笔者发现,新闻语焉不详,没有看到代表们对此追问的结果,也没有看到水务局的回答,相反,进一步加深了公众的疑虑和怀疑情绪。
也就是说,“水务局公务员平均年薪近20万”成了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那么,就预算审议和公开来说,“水务局公务员平均年薪近20万”能这样结束吗?站在这样的立场上,笔者以为,“水务局公务员平均年薪近20万”就成了一个考量预算审议是走形式还是动真格的问题。作为公众,当然不希望这个问题永远成为心中的疑虑,作为人大代表也不能仅仅是提出问题就了事吧?
笔者的观点是,当下应明确一个常识:预算审议越细越有价值,而不是相反。预算的细节意味着预算的完整、透明和公开。在美国,通过媒体人们可以知道每架F22战斗机和军舰花了多少财政的钱,在香港,预算案能详细到添置座椅,就证明了这点。
公共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一般说,政府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必须纳入进来,政府收支都应在公共预算中得到反映。由于公共预算的收入和支出都与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公开透明。无论是权力机关的审查批准过程,还是批准后的预算执行情况都应当向社会公开,为全体公众所了解。但是,在我国,不少政府官员在面对人大代表对预算的质疑时,往往避而不谈或顾左右而言他,有的甚至以秘密为由拒绝回答。正是在这点上,“水务局公务员平均年薪近20万”的预算审议价值得到了显现。
让公众清楚知道政府怎么花钱,是“水务局公务员平均年薪近20万”的预算审议的第一层次价值所在。政府所花的每一分钱,都来自纳税人税款。作为纳税人的国民之所以缴税的一个隐含前提是:政府必须没有自己的私利,必须把这些钱最有效率地、合法地使用于国民最期望的地方。为此,政府怎么花这些钱,必须真实、准确、全面公开,让民众清清楚楚看到。
让公众可以评估政府是否真的把钱最有效率地使用在自己期望的方向,以及是否取得了社会效益,是“水务局公务员平均年薪近20万”的预算审议的第二层次价值。从政府角度看,预算的公开乃是政府的道德与政治义务,不管法律对此如何规定,只要是负责任的政府就必然会公布自己的整个花费,这就好像一个账房先生要把全部账目向老板公开一样,天经地义,甚至不需要法律作出明文规定,也只有这样才能说明,是在国民赋予的权限范围内,是设身处地代表民众的利益。
公共选择理论表明,官僚们倾向于通过简化财政信息来掩盖低效的行政行为。因此,应认识到,“水务局公务员平均年薪近20万”不应成为没有答案的审议,更要看到预算审议越来越细,将是民众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