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宗衡落马后,王荣走马上任深圳代市长不足两个月,却已向“行政权”三分改革硬骨头开刀。
8月5日,深圳16个政府部门新任一把手出炉;此前一周,深圳46个政府部门一下子缩减到了31个。而作为“行政权”三分改革的前奏,人事改革率先启动。
“结果出来得比想象中快多了!”多位新任一把手对记者感叹。在此之前,相关信息并未见流传。
采访获悉,深圳整个人事改革将在10月1日之前完成。而一旦改革走向深层次,仅市政府直属机构就会有近千人在精简范围之内,区以下各级单位也将有一批人面临下岗。
人事改革加速度
王荣低调履新后,动作频频,目光率先锁定的就是如何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7月31日,机构大部制框架出台,市政府工作部门由原来的46个减少到31个,共减少15个,精简幅度达到1/3,大大低于中央规定大城市为40个左右的机构限额。
相关人士就此分析,为了减少推进的阻力,当时行政编制总额并没有突破。
此次划分的各部门,均是根据部门职能来定位作出三级区分,7个“委”负责决策和监督,17个“局”负责执行,而6个“办”只是协助市长管理。
如国土局和规划局,2003年在探索行政体制改革时两局被分开,但后来发现效率低下,且没有监督,此次又合二为一,成立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由委员会决策和监督,而规划局和国土局则分别执行。
在听说实行大部制后,正在为一块地发愁的深圳一家公司总经理洪先生松了一口气。1991年,洪先生在深圳宝安区观澜镇以200元/平米买了一块工业土地,其中1万平米的土地有违规划,2008年政府准备收回时给的补偿却仅为400元/平米。
洪先生对记者说:“跟规划局、国土局分别打官司一年多了,都调解不清,两局合并后,事情应该就会变简单了。”
而大部制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出炉不到一周,8月5日,深圳市人大即对人事任免进行了投票表决,16个政府部门新任一把手亮相,平均年龄是52岁。
记者就此采访时发现,无论在坊间还是政府内部,对此事均处于保密级别,更谈不上走露风声,这让很多会涉及到的官员还“蒙在鼓里”。
千名公务员将遭精简
高度保密,缘于改革会涉及很多公务员的“饭碗”。
深圳市委一处长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本次市政府直属机构总共将精简1000人,“主要是通过让年纪大的人提前退休,然后给其升级加薪,比如原来副处级干部退休后就是给予处级干部的待遇。”
深圳市出口保险公司一人士告诉记者,本来这周一要跟贸工局开会,因为部门改革就突然中止了。“贸工局被撤销了,人心惶惶,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和谁对接工作。”
国土局一部门主任龚先生对记者说,他现在只知道新上任的局长,自己何去何从还不清楚,但他认为这次不是简单的人事改革。
据记者了解,人事改革将自上而下,接下来区、镇、街道办和社区也会有一部分人下岗。
有消息人士透露:“以后很多在区政府工作的人都会被安排到下面来,有可能是街道,或者社区工作站一级的单位,而且数量还不少。”
一些在基层工作的人员纷纷向记者表示了自己的焦虑,因为基层聘用了大量的雇员,基层改革一旦开始,这些人或许将会最先被拿掉。
“现在我们最关心的先是岗位后是工资,我听说改革后我们每个月的工资可能会少很多,不过总比没有岗位好。”一位李姓政府人士称。
也有不同声音,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办一位部门主任告诉记者:“编制缩减主要是针对市政府下面的直属机构,对街道办和社区公务员没什么大的影响,且大多是部门之间的调动,给予的待遇级别不变。”
“每一次改革,必定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深圳市委某部门领导对记者表示,只能服从大局。
“行政权”三分改革前奏
作为“行政权”三分改革的前奏,深圳人事改革正艰难启程。
广东省社科院教授丁力更是直言不讳:“王荣到深圳,不是来‘剪彩’的,真正难题在后面!”
深圳多名官员和专家学者认为,深圳面临的难题首先就是,“决策、执行、监察”分开的“行政权三分”方案如何落实施行?
深圳大学教授、最先参与行政体制改革制定者马敬仁告诉记者,深圳政府机构改革是直接由深圳市自己决定,而要哪些部门分别来实行“行政权”、“执行权”、“监督权”,目前还在探索,然后再上报给中央,如“监督权”肯定是由监督审计部门来做,但如何设立这个部门,需由中央批准。
深圳市国资委办公室主任杨军对记者表示,现在只是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更名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被削掉了决策和监督权,以后只是执行,但具体的方案仍在制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