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稳定、收入保证、社会地位高……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公务员这一职业越来越成为很多人眼中的“金饭碗”。但公务员真的如想象中那么好吗?一些成功跻身公务员队伍的“过来人”却表示,这一职业其实和其他职业一样,也是一座“围城”,每年有百万人报考,同时也有很多人跳槽,还有很多人在“郁闷地”工作。
国考虽已结束,但接下来还有更为严格的面试等环节。对于考生来讲,对公务员这一职业一定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本报选择了3类不同类型的公务员,希望他们的就业故事能帮助考生校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职业理想成为现实。
公务员之顺心型
爱自己的工作并愿意付出
刘筱薇(化名),2006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法律系,毕业那年考上山东省威海市选调生,现在威海市人事局工作。
三年前,刘筱薇23岁,正在北京科技大学法律系读大四。当时的就业形势不太乐观,北科大的法律专业也并不具有特别强的竞争优势,正好学校贴出了山东省威海市招考选调生的简章,“我是威海人,自然就开始关注这个”,刘筱薇说,自己没准备考研,和家里人商量后决定找个公务员之类稳妥点的工作,在这之前,刘筱薇还曾到一家公司做过两个月的法律顾问,但后来觉得待遇并不好,最终放弃。
三年时间调到市里工作
选调生是公务员性质,但和公务员还不同,它是以“培养后备干部”为前提的选拔……考试形势和公务员差不多,竞争也同样激烈,“具体人数我不清楚,听说很多人报名了”,面试比例是3:1,招40名选调生,共132人参加面试,刘筱薇考了第三。
毕业后,刘筱薇和其他选调生一起,被分配到某区的街道办事处担任党委秘书,每天的工作就是给领导写写文件、整理材料之类的,这样的工作做了一年后,她参加了区委组织的青年干部培训班。经过一系列的培训、考试、演讲等环节,刘筱薇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进党校培训后被选到区人事局工作。一年半之后,她被调到市人事局,主要负责干部档案的管理工作。刘筱薇的公务员之路可以说一帆风顺,但并不是每个选调生都这样幸运,和她同时考来的人,三年过后,还呆在乡镇一级办事处。
能力与机遇让自己成功
刘筱薇说,自己之所以能够在三年之内飞速提升,一是和能力及自身努力有关,第二个原因就是机遇比较好,“现在能从基层升到市级部门工作的人已经是少之又少了”。她说,最关键的一跳是在青年干部培训班中的考试脱颖而出,从镇办升到区委一级,又正好分配在一个关键部门。刘筱薇去的时候,恰逢同一科室的三个男同事刚刚离开,她就一个人做三个人的工作,那是最忙的一年。“经常加班,别人逛街的时候我不能逛,别人美容的时候我也在加班”,刘筱薇说,自己能走到今天是付出了巨大努力的结果。一年半之后,正好市人事局管理干部档案的职位缺人,刘筱薇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优秀业绩使她又一次得到领导青睐,于是更上一级台阶。
“许多人可能觉得公务员的工作很枯燥,但我认为还是很理想的,所做的工作又有一定的动力”,刘筱薇笑着说,“按理说整理档案这种工作比较沉闷,但你如果用一种沉闷的心情去对待它,只能更沉闷”。
客观来看,刘筱薇本人确实比较适合走从政这条路,她在学校一直是学生干部,很早就入党,平时喜欢组织活动,加上能说会道,活泼开朗,每次的面试她都能拿到最高分,成为考官眼中“最优秀的竞聘者”。“四年的法律专业学习带给我不同的思维能力,我看问题很全面、严谨,逻辑能力也强,而且更理性,这也是我的优势之一”,她说。
爱自己的工作并为之付出
“做公务员并不像外人想的那么悠闲,有的部门也经常加班加点。有时候让我闲下来,放个公休假我还真不知道干吗。在家呆着没意思,出去旅游嫌累”。刘筱薇说,三年工作下来,她已经习惯并喜欢上了现在的生活,“每天过来和同事接触一下,和领导交流工作,忙自己手头的活儿,有什么急事和同事一起加班、吃饭,挺好的。”她很满意现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