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这是一位父亲的口号。这个人,叫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体罚。萧百佑还说,18岁之后孩子才能有社交需要,子女在上大学前,不能与其他孩子交朋友,生活中只能有“亲人”、“同学”两个概念。他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大录取。
萧百佑的“狼性”教育,有人支持,有人质疑。萧百佑对质疑声毫不示弱,坚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
有新闻称,到现在,全国各地已有30多个孩子被父母送到萧百佑家中,利用寒暑假接受“狼爸式”教育。
预测:有一位父亲教育孩子非常严厉。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体罚。这位父亲还不准孩子在18岁之前与其他孩子交朋友,生活中只允许有“亲人”、“同学”两个概念。这位父亲的三个孩子最终考进了北大,因此,有的人对这位父亲的教育方式无比支持。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传统教育方式早已被国人摒弃。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大多数父母更多体现的是“爱”而非“罚”。但题目中这位父亲的“体罚教育” 没有被人们简单地批评否定,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孩子被北京大学录取了。但是,即便有显着“体罚教育”成果的支撑,我仍认为这位父亲的教育方式不能被复制,也没有复制的必要。
首先,我认为这种“体罚教育”是一种缺乏人性的教育。一方面,用“打”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懂得服从,本质上是一种暴力思维的显现,用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性格容易受到扭曲,虽然考上了名校,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不一定如外表那么光鲜。另一方面,要求孩子在18岁之前不能有自己的朋友,孩子的自由就会受到限制,逐渐成为父母的工具。这种方式满足了父母的“控制欲”,却损害了孩子的自然天性。
其次,我认为“体罚教育”的根源在于一些父母把成功定义的过分功利和狭隘,他们认为只有考上名校才算成功,而意识不到参差多态才是幸福本源。
再次,这种教育方式危害很大。从一个缺乏民主意识与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中走出来的孩子,不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就是带有暴力倾向。经常挨打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孩子与他人相处不尽如人意时或当遇到某些不良刺激时,很容易产生攻击行为。
另外,父母们应当明白,无论是“魔鬼训练”还是“体罚教育”,与同龄的孩子相比,即使一些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是“成功”的,但这些案例也是极端的个例,不见得适用每个家庭每个孩子。
最后,我想,每一位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爱、理解和懂得孩子应该放在首要位置,同时还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思想和自我实现意识。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不会成为只懂得如何考取高分的考试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