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要有冬天的心境,才能看到被冰雪包裹着的松树的枝桠。”结合你的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试题分析】
【考点】
本题题干出自美国诗人 华莱士·史蒂文斯的名篇《雪中人》的一句诗,比较抽象,意味深长,因此也较难理解,而本题首先考察的就是对这句话的理解。关键信息有“冬天的心境”、“冰雪”、“松树的枝桠”。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冬天的心境”是看到被“冰雪”包裹着的“松树的枝桠”的前提条件。因此本题重点应该阐释“心境”对于看到 “松树的枝桠”这一美景的重要性、必要性、意义,以及对我们的启发。
【疑点】
华图网校专家认为,本题的主要有两个疑点:
一是可否将答题的重心放在“冰雪”上,由此自然可以引申到大家相对比较熟悉的“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思路上。而且几乎所有网络上可以查阅的到的答案都是这个思路。但是,我们必须郑重的指出,这一思路不可取,甚至是错误的。“要有冬天的心境,才能看到被冰雪包裹着的松树的枝桠”,这句诗的逻辑结构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有冬天的心境”是前件,“看到被冰雪包裹着的松树的枝桠”的后件,或者说“有冬天的心境”是“看到被冰雪包裹着的松树的枝桠”的必要条件,根据逻辑的基本知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中,前件是重点。再通俗一点讲,没有“冬天的心境”就不能“看到被冰雪包裹着的松树的枝桠”,因此“冬天的心境”是作者所强调的,才应该是答题的重心,否则就是偏离主题。
二是在将答题重心放在“冬天的心境”的前提下,是否可以重点谈“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迎接挑战,战胜挫折,迎接美好的春天”之类。我们仍然不赞成这种答题思路。因为从“要有冬天的心境,才能看到被冰雪包裹着的松树的枝桠”这一诗句中我们体味到的不是“困难”、“挑战”、“挫折”,而是 “美”,是“享受”,是“内心的难以言表的愉悦”。而且当我们深入到华莱士·史蒂文斯的哲学思想中,就会发现他的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与现实合一以理解和享有现实”,“只有融于自然,才能忘掉自我,真正地享受自然”。当然,考生在面试现场很难想得这么深入,但是作为事后的解读我们不能因为考生当场想不到就停留在表面。而且这道题给我们的启发意义是至少有但三年点,第一,答题一定要击中要害,这是取得好成绩的基础和前提,第二,逻辑知识可以运用到面试中,特别是审题中,第三,不要停留在表面,尽可能深入实质。
【实例点评】
尽管冬天是毫无生机的季节,但一旦我们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这个冰雪的季节里,用一种春天的心境去仔细品味冬天的风景,看到春寒料峭后春回大地那种万物复苏的美丽,那被冰雪包裹着的充满生机的松树的枝桠就会呈现在我们的脑海里。正像雪莱说的“既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越是在困难的环境里,越是要调整好心态,有了好的心态,才能在困境中找到希望,战胜困难。(开头明显曲解诗句的原意,“冬天是毫无生机的季节”更是言过其实,作者明显是有意将答题思路引向“既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一大家熟悉,但却落于熟套的方向,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解读完全偏离的诗句的原意和意境。在这种开头引领下答题思路必将越走越偏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