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参考范文
打击虚假信息诈骗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通信业的快速发展,现代通讯技术在方便群众生活的同时,功能多、使用方便的手机、小灵通、住宅电话、银行卡、互联网也日益成为不法分子实施虚假信息诈骗犯罪活动的工具。特别是最近两年,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的网银技术实施的信息诈骗犯罪日益突出,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精神造成了严重损失。2009年以来,北京电信诈骗案件已达8700多起,涉案金额2. 7亿元,其中最大单笔1000万元。信息诈骗已经成为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和社会公害。
与猖獗的虚假信息诈骗相比,政府和公安部门对信息诈骗的打击却收效甚微,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之后,信息诈骗又重新抬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虚假信息诈骗为何屡禁不绝、如此顽固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虚假信息诈骗作案成本低、回报率高,许多不法分子在利益和不劳而获心理的驱使下,通过种种办法,搜集他人信息资料,精心策划作案过程,一旦有人上当,他们就赚取了丰厚回报。因此,导致信息诈骗源源不绝。二是虚假信息诈骗作案手段隐蔽,作案形式灵活,已经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分工严密,加大了公安机关的查处办案难度。三是公安机关缺乏治理虚假信息诈骗的相关经验。由于信息诈骗通过网络、手机和电话等通讯设备进行,对其追根溯源需要相应的设备和技术人员,资金和人员的不到位影响了打击的效果,也助长了犯罪分子的气焰。四是虚假信息诈骗涉及电信、网络、通讯、银行等多个行业和部门,各个部门和地区之间缺乏合作和协调统一,导致打击跨地区信息诈骗不力。五是人们存在着贪图小便宜、不劳而获、花钱免灾的心理,给信息诈骗留下了生存空间。
虚假信息诈骗涉及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单靠公安机关和政府的作为是不能完全根除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联合起来,共同构筑虚假信息“防火墙”。首先,公民个人需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在碰到可疑电话或信息时,不要盲目轻信,更不要为了利益而误入陷阱。对发现的虚假信息诈骗要及时报警,给警方提供相关的线索。其次,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发挥宣传教育功能,积极组织本单位人员学习识骗和防骗技巧。再次,网络、新闻媒体等可以发挥监督功能,及时曝光发现的信息诈骗者,监督相关人员的信息发布行为。最后,各地区和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建立打击虚假信息诈骗的联动机制。
虚假信息诈骗严重扰乱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了信息环境的安全,只有将治理虚假信息诈骗进行到底,常抓不懈,调动全社会力量的参与,才能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彻底根治信息诈骗这一社会“牛皮癣”。
华图提示:本文节选自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教材《申论》预测试卷,进入华图图书网(http://book.htexam.com)了解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