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央地分考造成资源浪费 可学研究生考试
10月13日,随着2011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及《2011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的考试大纲》的正式出炉,一年一度的公务员考试大战又将进入白热化阶段。
然而,长期以来在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中体现出的种种问题,迄今尚未得到根本改善。作为我国目前公务员考录制度主干的中央与地方公务员分别考录制度(以下简称“央地分考”),是导致如下理论和实践困境的主要源泉。
央地分考的困境
对于国家而言,央地分考的困境如下:
从理论上说,我国并未如法国那般在法律上明确承认中央与地方公务员的区分,亦即全国公务员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的人事系统,在性质上并无差别,央地分考制度不但缺乏理论基础,而且造成种种现实问题。
央地分考由中央和省级地方两级公务员管理机关承担同样的规划、调研、命题、考试、录取、公示等职责,指导思想、命题内容、考试形式、录取程序等几乎完全一致,不同之处仅是考录职位的范围。这就导致两级公务员考录系统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上的重复浪费。
由于央地以及不同地方公务员考录机关在行政级别、资源掌握、招考范围、潜在考生层次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全国公务员考试呈现命题质量参差不齐、考试难度彼此不一等混乱局面,不但给公务员招录管理、协调事务本身带来困扰,而且也损害了考生、直接招录单位等相关主体的利益。
央地分考造成了中央和地方、不同中央部门、不同地方之间争夺人才的局面,在这一过程中,许多成绩优异的考生由于报考、招录制度的限制最终落选,造成了整个公务员系统的人才流失。
央地分考给考试的安全保障设置了困难和障碍,广西公务员考试试题泄密事件就说明了这种分考制度本身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安全保障的问题。
对于考生而言,央地分考的困境则在于:
由于各级、各地公务员考试间的差异,考生不得不同时了解、收集其所欲报考的所有职位的相关复习、考试信息,并在全国各地转战各个公务员考场的过程中疲于奔命,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上述不同考试的成绩仅在当地当次的公务员招录中适用,一旦未被录取,该成绩同时作废,之前的一应努力俱化为泡影。
央地分考造成了考生潜在录取机会的大量流失。其一,招考、报名等方面的信息不对称,使得考生在报名过程中丧失了有效的参照系,更多地只是凭个人的主观判断而为之,缺少理性的分析。其二,针对前位考生主动给放弃录取资格的递补制度不够完善,使得后位考生丧失被录取资格。其三,由于各地在公务员考试问题上“各自为政”,因此在考试时间的安排上就存在冲突的可能。对于那些想同时报考A省和B省两地的考生,可能因为两省考试时间的冲突而不得不放弃其一。
对具体招录单位而言,央地分考的困境表现为:
具体招录单位自主性过低,并不能确保其招到真正适宜招聘岗位的人才。公务员考试初试的命题、考试、评分、划定分数线均由公务员管理部门负责,招聘单位无从干预;虽然招聘单位组织面试,但对初试的无法掌握,已经极大削弱了其选择自主性,即使确定拟录取名单,仍要通过公务员管理机关的最终审核、认可,无疑又是一层“紧箍咒”。
偏远地区的招聘单位由于区位劣势,报考的人数本就有限,再加上制度上人为设计的重重阻碍,使其招到适合的公务员就更为艰难。
对于学校而言,央地分考制度往往使得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被破坏。由于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目前应届高校毕业生成为报考公务员的主力,报名、复习、考试等过程也基本在最后一个学年进行,这正好是创作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办理各种离校手续的集中时段。实践中,很多学生在参加完公务员考试后,仅有一周左右的时间来撰写毕业论文,直接造成了近年来毕业论文学术水平的下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