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定剑的心愿
调查和发布国家公务员招考中的就业歧视状况,这亦是已逝学者蔡定剑生前极力推动的工作之一。早在2004年,蔡定剑从全国人大常委会调任中国政法大学,就牵头组建了“反就业歧视研究课题组”,从事专门的反就业歧视研究。2007年,他主编的《中国就业歧视的现状及反歧视对策研究》出版。
去年春天《国家公务员招考中的就业歧视状况调查》第一次发布后,国家公务员局曾致电蔡定剑,给了他一个邮箱地址。“我们把报告的电子版发给了他们。”刘小楠说,之后蔡定剑病情加重,报告的后续推动工作也受到影响,“但他意识还清楚的时候,明确地表示希望继续推动这件事。”
算是满足蔡定剑的心愿,刘小楠等致力完成了今年的报告。“我们并不想简单地通报数据,还是想邀请学者和国家有关部门的人一起座谈,进行交流。”
为此,11月18日的一次小范围的座谈会之前,刘小楠从全国各地请了二十多个学者,“我也给三十多个部委的人事部门发了邀请函。”
“不能假定什么样的人符合这个岗位”
“关于歧视边界的认定非常需要探讨,比如农村基层服务等条件是否涉嫌歧视。我们调查发现,在人大机关的招考中,部分岗位定向招录‘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的四类人员’或‘面向基层工作的符合条件的选调生’,以及要求报考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等相关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经验’,我们认为这并非是基于报考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遴选,而是设定了与其执业能力并无直接关系的社会身份限制。” 刘小楠说。
按照调查者的统计,在所调查的人大系统的78个岗位中,有10个岗位有社会身份限制,占全部职位的12.8%。比如离退休干部局办公室主任科员以下一职,主要从事财务会计工作,该职位只录用“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的四类人员”。另如,山东省某市人大机关管理岗位,只面向符合条件的山东省实施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进行定向招录。
在刘小楠看来,鼓励大学生到基层服务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进行优惠倾斜,在公务员招考里面可以考虑不设限。“并不是参与‘三支一扶’的学生才有基层工作的经验,参加其他实践的学生也可能有同样的基层经验,招考部门可以择优录取,也可以提要求,但要求的条件必须和岗位密切相关,而不是假定什么样的人符合这个岗位。比如有些岗位要求学生干部或中共党员,可能是假定学生干部在学校里的锻炼多,而党员有比较高的职业操守。”
近一阶段,从中央到地方再次强调选拔人才重“德”,并提出探索定性与定量考核机制,“但是品德很多时候无法与工作所要求的能力完全对号入座。”刘小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