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育学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二节 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教师劳动的特点。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劳动成果的长效性。
教师的工作价值与角色扮演。教师的工作价值、教师的角色扮演。
教师的素养及其培养。现代教师的素养、教师素养的培养。
二、学生
学生的本质特点。
学生的地位。学生的社会地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学生的发展。学生发展的含义、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概念、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第三节 教育与发展
一、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概述。人的全面发展的定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素质、环境、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有专门化特点、学校教育主导作用有效发挥的条件。
二、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科技功能、教育的人口功能。
教育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系。教育发展是人才发展的先决条件。经济发展是人才发展的必然结果。正规教育发展中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